網頁

2012年5月12日

這是什麼樣的12年國教

馬政府強推12年國教, 看到報紙登出12年國教的草案, , 真的嘆為觀止, 我們的教育竟然可以搞到這種評分方式.

看看最新出爐的『竹苗區高中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的『竹苗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表』, 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


(圖片來源 : 竹苗區超額比序定案「能不能考試就好?」 )


「能不能考試就好 ?」應該會變成許多學子的心聲, 這跟什精英教育沒什麼關係, 而在於升學方式.如此的「變革」 真的可以改善目前以考試主的弊病還是加速社會的不正義 ?

因為12年國教衍申出「 精英教育 」的探討 (參見 : 什麼菁英? ), 我認為爭辯什麼是菁英對此問題幫助不大, 因為普羅大眾不會因為我們在這邊的爭論與定義就改變他們的想法. 而這種所謂科舉制度下所產生的 “成績好” = “菁英” 也不是中國的特產, 升學主義盛行的國家還有日本韓國印度等, 其實美國也是會看成績, 只是他們還會同時代有其他考量, 但以所謂的成績來看待一個人是不是菁英, 並不是萬惡不赦與台灣(甚至引申到中國)獨有的. 連找工作都要考試了(請看看電子業的筆試題目), 美國的企業要用人難道不考試嗎 ? 重點是什麼 ? 是要如何讓大家接受與認知 “(考試)成績不是唯一的評量標準”. 但這不是一蹴可及的, 但也非無法可做. 大家知道菁英要篩選, 但要如何篩選 ? 我們的國高中與大學教授有能力篩選出大家爭論的 “真正的菁英” 嗎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 國民教育是想達到什麼目的 ? 這些根本的問題沒有先犛清就無法將此問題從基礎改進, 永遠只在枝節著墨與爭論不休, 最好的例子就是12年國教政府的版本為了 “不要只看考試成績”, 結果加了一大堆其他的評比標準, 這樣算是解決問題了嗎 ? 這是實現平等的正義還是加速假平等的不正義 ?

我認為真正的菁英是要在教育後的環境中(如就業或研究)才能真正顯示出來, 在受教育階段所顯示出來的優秀才華我不認為那叫作菁英, 而是天才. 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菁英, 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

其實很多一般人都認為考試是很公平的,因為他不會因為你的背景財力而影響, 有人提到補習(與財力相關)會影響, 這並不是絕對的, 貧苦家庭用功苦讀的人不會輸資質平庸補一大堆習的人.

但只要越多人參與的聯合考試就會塑造越多考試高分的假資優學生, 因此只要將考試人數慢慢變少, 所呈現出來的就是大家的 “資質” “看起來” 很平均, 這樣才能打破所謂明星高中的迷思, 因為明星高中是因為考試成績高分的學生聚集而不是因為老師教的好才成為明星高中的.

接著就要打破大學聯考這種制度, 在此制度下, 一定會有校系排名, 後段學校永遠只會收到考試成績落後的學生, 所以我主張廢除大學聯考, 各校系自行招生, 要採用考試或 any way 都可以, 如此私校才有超越台大的機會.

我是從實際面來看待這個問題, 希望探討十二年國教的問題. 我的解決方法已在此部落格中刊出(去年寫的), 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就是廢除大學聯招與縮小高中聯招考區兩種.

請參見 :

縮小考區, 明星高中VS高中均質/優質化, 就近入學, 十二年國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