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竹苗區劃歷史地理交通財政經濟統計探討

本部落格文章歡迎非商業用途、學術研究用途引用或轉貼,惟請註明出處為風林火山部落格,並請附本部落格網址 http://fongthinger.blogspot.tw/。

本部落格於2021年12月3日超過30萬瀏覽人次

2014年11月16日

超越黨派 人民做主 唯一支持蔡仁堅 -- 城市紋理顯影記


蔡仁堅粉絲專頁

新竹再動起來 粉絲專頁

蔡仁堅形象官網網址:hcwin2014.com

城市紋理顯影記-老屋再生、老巷活化、老街復興(歡迎分享) 

城市紋理顯影記-老屋再生、老巷活化、老街復興(歡迎分享)
蔡仁堅:擔任新竹市長,必要條件是了解新竹市的都市紋理

新竹市長候選人蔡仁堅於七日在北門老街端出牛肉,針對老街舊巷及老屋的再造,他提出「城市紋理顯影記」政策,希望藉由「老街復興、老巷活化、老屋再生」,恢復新竹市特有的城市紋理,要新街也要老街,創造有別於其他城市的鮮明吸引力。

如果說蔡仁堅於日前發表的「美麗河政策」,是城市的血脈,那麼城市中的建築物,應是城市的指紋,展現城市的歷史紋理,讓人可辨別每座城市的獨特面貌。蔡仁堅表示,從林政則到現任市長許明財都漠視新竹的老街、老屋、老巷弄的保存與活化和利用,只追求樓地板數量的都市更新,不問故事性、稀有性和歷史性,讓這些歷史建築面臨浩劫,同時也讓新竹市逐漸失去城市的辨識度。

2000年,蔡仁堅就著手「塹城風華復興計畫」,包括:

1.「復興」許多老城區、老街道巷弄,例如將雜亂的東門城變成新竹之心、將東大排改造成美麗的護城河、興建火車站前廣場、州廳廣場等。

2.「活化」舊建築和老屋,如影像博物館、消防博物館、玻璃工藝館、市役所、風城願景館等。

3.「再生」沒落的北門街,將超過50%已歇業的店家,經過社區總體營造之後,讓這些店家恢復生機,重新開門。

以上這些是第一階段的城市復興。新竹市東、南、西、北大路所圍繞的範圍,大約一平方公里,過去文化局曾經委託學者調查出,市區還存在著二百多幢日本時代建築,只是後繼者完全沒有行動。

蔡仁堅提出第二階段「復興竹塹城」政策,要新街也要老街,協助這些隱身在新竹舊城區巷弄的老屋經營者可以有公部門支援,賦予老房子新的生命,醞釀著歲月在其中留下來的醍醐味。他並且以攝影的四個步驟來形容政策的具體內容:

1.感光-訂定「新竹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將影像攝取在感光片上,猶如歷史建築保存要依據完整明確的法規。

2.顯影-二年內完成歷史街區公共空間改造工程:讓底片中已感光的影像顯現出來。同樣的,整理歷史街區亦是凸顯歷史特色,這必須讓了解竹塹文史的領導者來規劃。

3.定影-展開老屋新生計畫:將影像凝結固定在底片上,而古蹟保存當然是建立在賦予老屋新生命與再利用。老屋新生計畫政府予以補助。

4.保存-整合規劃城市文化行銷,規劃散步路線:規畫塑造三個「舊街老屋」區,用三條散步路線(1.城隍廟為軸心的商業區。2.西大路西門街與中山路間的巷弄區。3.火車站東大路與中正路間的博物館舊城區)將沿途古蹟、景點串成帶狀璀燦觀光帶。猶如將老街、老屋、老城區,以精確的保存方式將其恢復光華,人群穿梭其中,自然感受城市文化意味。

蔡仁堅認為,要擔任新竹市長,必要條件是了解新竹市的都市紋理,不懂的市長會亂開路、亂拆房子,老與新是可以共存共榮的。蔡仁堅也強調:「城市紋理顯影記」計畫,將使新竹舊城成為臺灣最珍貴、最具有人文歷史美學的生活城市,美食小吃、舊城文化、歷史建築、綠色古蹟,交織出最人性化的城市風格,規劃及塑造舊城區,使老街復興、老巷活化、老屋再生;讓新竹人俱足城市光榮感,是做為這個城市的市長最重要的使命。

記者會選在北門街裡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立面「周益記」大厝。北門街,老新竹人都稱為大街,凡生、老、病、死,新竹最好的東西都在北門街能找到,但現今已被拆的亂七八糟,就連《新竹縣采訪冊》作者陳朝龍的故居也被拆掉。

碩果僅存的周益記,內中神明廳立柱為1880年落款,1926年新修時,正立面採用大正形式的巴洛克式風格裝飾,以及少見的三崁面闊格局,周益記招牌的題字者則是新竹書法名家李逸樵,所有權人周友達先生主動提報指定為古蹟,因為這裡有他童年成長的回憶,希望透過指定古蹟的方式,不受都更影響,永遠保存,這在臺灣算是絕無僅有的案例。可惜這樣的有識之士不多。
  
北門大街繁榮於清代,是當時的「官道」以及通往竹塹港的重要商業街道,即由北門城進入北門大街。部分有識之士的覺醒都是單兵作戰,缺乏公部門支援。更多的老房子是閒置和荒廢,無法連結點線面。當今執政者對臺灣老屋再造無感,沒有政策,只是一心在搞圈地都更,製造特權階級的特殊利益,眼見城市紋理逐漸模糊消失,令蔡仁堅痛心不已。



沒有留言: